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放射医学到影像学科北京与国际接轨(图)

收藏本文章

图1:清晰的心脏扫描 

 图2:血管壁细图 

 

图5、图6、图7: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局部形态图

图8:320排CT显示辐射剂量

  医学影像学 心血管病诊断的关键

  在我国,医学影像学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直至上个世纪的90年代之前,还是以拍X线照片、超声和有创的心血管造影为主。本世纪以来则突飞猛进,进入了数字化和无创化的时代。

  以安贞医院为例,该院2008年全年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达5500多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超过2100例。如果没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为临床提供精细、准确的诊断依据,这些治疗和手术的成功是不可能实现的。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而引起疾病,过去医学影像主要是发现血管管腔的狭窄,再由临床医生针对狭窄或闭塞,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现如今,医学影像还要发现那些可能发生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的管壁,或预测那些已经发生狭窄的血管会不会发生闭塞,使诊断点大大提前,这方面北京已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从2001年16排螺旋CT问世以来,人们开始用CT进行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目前的64排螺旋CT完成一个心脏扫描时间,仅需6~10秒,使得心脏、微细血管扫描得以实现,可以获得不同时相的图像,了解病变的功能变化以及血供的变化。比如“胸痛三联症”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就变得简单易行了。“胸痛三联症”是对冠心病、肺动脉栓塞、胸主动脉夹层形成这三种危重疾病的统称,因为它们在临床上都有相似的胸痛的表现,且起病危急,死亡率高,但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既往对这类疾病的诊断费时、繁杂,常常误诊、鉴别困难。64排及64排以上的螺旋CT通过一次大范围的扫描,即可把心脏、肺动脉和主动脉均显示的清清楚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这组疾病的诊断难题。北京在此领域就处于国内的先进水平。

  无创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也为心血管病人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以冠心病和主动脉夹层形成这两种疾病为例,以前的无创复查方法无法直接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现在通过螺旋CT或磁共振的扫描,可以清楚地直接显示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局部形态,指导临床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近一年多来,更先进、扫描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宽的新型螺旋CT设备不断问世,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了克服CT成像技术对人体的X线辐射的不利影响,北京影像医学界的专家们又开始在如何降低X线辐射剂量上潜心地钻研,也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发布人:onetwofree 发布时间:2009年7月31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相关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5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