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专家谈SARS疫苗研制过程 “抢”出来的SARS疫苗

收藏本文章

  2004年12月5日,必将在人类抗击疾病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这一天,世界上第一个SARS病毒灭活疫苗通过Ⅰ期临床研究。
  
  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令全球振奋的科研项目?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疫苗研制项目课题组等有关方面的官员、专家,讲述了我国SARS病毒灭活疫苗研制的来龙去脉。
  
  疫苗研制工作紧急启动
  
  2003年,肆虐的SARS病毒向人类发起了猖狂攻击,SARS是什么?来自何处?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如何防治……这一切在当初都没有明确答案。科技在这时被人们寄予厚望,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也迅速成立。
  
  科技攻关组经过集思广益,反复权衡,决定选择研制技术相对成熟的灭活疫苗。一切以常规难以理解的高效率高标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疫苗研制紧张进行
  
  动物模型的建立是SARS疫苗研制的关键一步,如果没有动物模型,疫苗研制则不能进入动物阶段,更不用说临床研究了。
  
  “我们在进入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工作时,要穿上三层防护服,戴上眼罩和三层口罩。”疫苗研制项目课题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说,“只要一进实验室,最少在6个小时内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不能上厕所。”
  
  SARS病人恢复期的血清是疫苗研究的关键材料,只有找到血清中的中和抗体,用来与接种疫苗的动物血清中测得的保护性抗体相比较,才能确定疫苗效力。去年5月下旬,当得知内蒙古有6个恢复期病人时,科兴公司的3名科研人员拿着地图,带上一箱方便面连夜奔赴此地,6位恢复期病人虽然大病初愈,但当得知血清是用来研制疫苗时,每人毫不犹豫地献出200毫升血液。
  
    疫苗进展令人振奋
  
  “应该说,SARS疫苗是‘抢’出来的。”课题组专家张建三说,“但这种高速度不是草率的盲动,而是和高效、高品质、高水平、高标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疫苗I期临床研究,这是我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科技攻关组专家对这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据新华社12月5日电
  
  新闻背景
  
  SARS病毒灭活疫苗

  
  SARS病毒灭活疫苗是将SARS病毒毒种接种于细胞培养后,对收获的SARS病毒用化学试剂灭活、纯化制成。
  
  双盲试验
  
  受试者和参加临床试验或临床评价的研究人员或疫苗研制方的工作人员均不知道也不能识别受试者接受了何种注射(疫苗或安慰剂)称为双盲试验。
  
  采用盲法技术是为了防止由于对治疗的了解而引起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在实施和评价临床试验中的偏差。
发布人:xilu222 发布时间:2004年12月6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相关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5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