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转基因抗体药物-“大市场”将日益显现

收藏本文章

    就在天然药物热潮席卷全球的时候,一种来源于植物却并非天然药物的新技术正在悄然兴起。跨入21世纪后,植物药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指原来的天然来源的药品(据统计,天然来源的药品约占目前国际市场上药品销售总额的1/4),还包含有利用植物生产的抗体类药品。

    据了解,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人用抗体类药品有望在今后几年陆续上市。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抗体类治疗药市场规模仅为7亿美元左右,到2002年已上升至12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全球抗体类药物市场将达90亿美元。自1997年以来,FDA已经批准10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占市场所有生物技术药品的四分之一,每年的总销售金额超过10亿美元,而且在每开发5个生物医药产品之中就有一个是单克隆抗体。

    技术渐趋成熟

    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转基因植物有希望在未来成为获得多种疫苗及特种药物的新途径”。

    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医院的专家们通过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式,在研制治疗癌症等疾病药物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他们已从培育的转基因植物中获得了一些可在癌症检测中起作用的复杂抗体。此外,诸如干扰素等一些治疗癌症的特殊药物也已通过转基因植物获得。

    科学家解释说,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些植物中,进而诱使植物自身产生一些蛋白质以对抗不同的疾病。据悉,目前不少科学家正在尝试培育转基因土豆、西红柿等常见蔬菜,使这些植物包含针对狂犬病、流感或者肝炎等疾病的免疫物质,从而使人们通过普通食用方式,吸收这些免疫物质进而达到免疫目的。与现有的疫苗注射方式相比,这种方法在经济上具有很大优势,特别适合贫困国家人群大面积使用。

    对此,专家预计,“根据现有科研水平,预计在5至6年后,即可通过转基因植物开发出新型疫苗与药物。”

    同时,目前欧洲11国和南非的科学家正在联合开展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研究,尝试利用转基因植物开发出防治艾滋病、狂犬病、糖尿病和结核病等疾病的疫苗和药物。

    参与这项合作研究的科学家说,如果利用基因技术改变植物,使它包含某种药物的基因信息,就能以最低的价格生产出大量的疫苗或药物。与之相比,利用人体细胞和微生物组织进行药物研发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因为产量较低而导致药物价格昂贵。

    据悉,科学家们已初步挑选玉米和烟草作为首选的实验对象,并开始对欧洲和南非的多处地点进行考察,以确定哪些地方适合实验植物生长。欧盟委员会已批准提供1200万欧元资金,以推动这一项目的研究。

  中国经验

    就在国外对此技术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国内专家也提出了利用转基因植物预防SARS的建议。李怀方、裘季燕两位植物病毒学专家提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使人自身产生免疫原(SARS病毒抗体)成为可能。利用分子“剪刀”和分子“糨糊”,把SARS病毒的一段基因,移植到西红柿的基因中,这样西红柿就成了非典“疑似患者”,它能生产出可以刺激人体产生SARS抗体的免疫原。当人们吃下这种转基因西红柿后,这些免疫原就可以调动人体抗SARS的免疫能力。据了解专家们将尽快向有关职能部门提交利用转基因植物预防SARS的建议。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到199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抗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在辽宁进行商品化种植,成为世界上第一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株。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转基因植株研发已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我国转基因植株研发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知识产权的国家;我国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籼稻的全基因组测序,成为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作物测序工作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类研究机构已超过200家,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到产品开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但在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抗体药物方面,我国的相关技术还在起步阶段。

    安全性的关注

    然而,对于这项技术的前景,也不断遭受到一些非议,目前转基因植物生产抗体药物的阻碍更多的不是技术而是环保专家的反对。环保专家认为,这种种植计划的主要意图还是利用这种转基因农作物生产疫苗,而不是降低药品的价格,因为这些药物将会受到专利保护,一旦进入市场将没有竞争对手,价格也会很高,不会给众多的消费者带来益处。此外,他们相信这种转基因药用农作物没有必要通过种植的方式获得,它完全可以在实验室内,利用细菌开发出相应的新药。而且,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拒绝了这种转基因农作物,为了使这一技术迅速进入商业领域,生物公司才将目标对准了那些生物技术立法比较宽松的国家。

    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建立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安全性,另一个是产品安全性。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产品安全性也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如转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抗病毒植物及其产品与田间感染病毒的植物生产的产品都带有外壳蛋白,这类产品被认为应该是安全的。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不存在实质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发布人:xilu222 发布时间:2005年2月3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相关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4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