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大连医大附一院提出房颤发生和维持机制新观点

收藏本文章

    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心肌袖参与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研究"日前结题。该研究在与心房相连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的解剖特征及其产生的各种电活动所诱发和维持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形式、心脏大静脉电隔离在房颤治疗中的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房颤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一直是国际电生理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目前,电隔离心脏大静脉(即心肌袖,包括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已成为国际上治疗房颤的主流方法。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延宗教授等,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全方位地对心房及心脏大静脉的解剖学、组织学及电生理特性进行了探索。

  在基础研究中他们发现:人的肺静脉存在心房肌的延伸--"心肌袖"这一能自发产生异位电活动的解剖学基础,通过对心房的触发和驱动作用导致房颤的发生;国人以4支肺静脉为主,极少部分人的肺静脉为3支或5支;最紊乱的房颤波(3型房颤)多集中在左房后部,包括肺静脉;肺静脉隔离可降低3型房颤在左房的百分比,而对右房影响较小,提示3型房颤的集中部位可能为慢性房颤维持的关键部位,肺静脉隔离可能改变了房颤维持的物质基础;应用CARTO标测系统记录单相动作电位来获得心房复极参数不仅可行,而且可以获得较全面的心房复极参数;根据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大静脉内电位的特征以及与心房电位的关系,可以明确判定房颤的相关大静脉肌袖;同一根大静脉肌袖可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活动类型,其中以单一和连续快速电活动多见,房颤的发作均由肌袖内的连续快速电活动触发而非由单一房早诱发;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电隔离后,出现房-袖传入阻滞时多伴有袖-房传出阻断,提示房-袖传入阻滞可以作为电隔离的终点,而房-袖传入阻滞后大静脉内的电活动频率明显变慢、减少或消失,说明窦律时的房-袖传导是引起大静脉内电活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既可以仅阻断房-袖单向传导,也可以通过稳定大静脉肌袖的电活动而减少或控制房颤的发作;环状电极标测到的肺静脉电位和上腔静脉电位的激动顺序和对放电的反应,提示肺静脉和上腔静脉与心房之间电连接的类型多为单束状和双束状,因此对大多数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并不需要进行环状消融,而只要明确其电连接的类型和特点,重视放电靶点的标测,在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口部施行节段性消融,即可达到电隔离的效果。

  这些基础研究结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房颤触发、驱动及维持机制的认识,阐明了心脏大静脉在房颤中的价值,为电隔离心脏大静脉治疗房颤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临床治疗研究中,杨延宗教授等通过对20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电隔离治疗,得出以下结论: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对判断心脏大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有重要价值;使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导管射频消融可隔离96.7%的大静脉肌袖,一年随访显示,单纯靶静脉和经验性大静脉肌袖电隔离可以使约83%的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完全消失;对于快-慢综合征性房颤应该先进行大静脉电隔离,然后再根据窦房结的功能变化,决定是否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电生理指导下的肺静脉隔离治疗慢性房颤,能达到较高的临床成功率;以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大静脉肌袖治疗阵发性房颤,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脑卒中为最棘手的并发症,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上述临床研究为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并为房颤的介入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发布人:shaoys 发布时间:2005年5月27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相关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4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