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基因治疗:推动21世纪的医学革命

收藏本文章

10月24日—26日,主题为《基因治疗研究与开发的战略》的第149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40余位专家参加了这次由“香山科学会议”与“东方科技论坛”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是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顾健人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卢圣栋教授、医科院基础研究所刘德培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教授。研讨主题包括国际上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前景,我国开展基因治疗十年来的情况,国内外在各类疾病方面应用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单基因遗传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艾滋病等;同时还对基因治疗的产业化、基因治疗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等进行的探讨。

    基因治疗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危险武器”

    此次会议的召开正值国内外媒体对基因治疗的利弊争论不休之时。去年9月份,美国发生了一例因基因治疗死亡的事件,(详情见本报10月24日二版的刘德培院士的文章《基因治疗:几多磨难几多希望》),国内外各类媒体大肆报道,基因治疗一下子从解决一切疑难病的“灵丹妙药”变得毫无安全性可言,公众也对基因治疗失去了信心。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基因治疗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既不是治疗疑难病症的“救世神医”,也不是什么“危险武器”,客观地讲,它应该是一种日臻完善的新医疗方法,尤其对于一些目前尚不能治愈的疑难病症,例如,单基因遗传病、恶性肿瘤的术后复发和转移、心血管病等,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思路。同时,与其他传统的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将为人类攻克“不治之症”、疾病的预防做出重大贡献。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防治疾病的技术。人类首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是1989年在美国被批准实施的,接受实验的是一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世界范围内已有373个临床方案被实施,3134人接受了基因转移试验。其中肿瘤方案234个,受试者2134人,其余为单基因遗传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风湿病等。已有93个方案864人进入或即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两个方案251人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在全部临床试验方案中,所应用的基因多达10余个不同类别97种基因。而且,正越来越多地采用肌肉、皮下、皮内或静脉注射、滴鼻等体内途径,到目前为止,多数试验研究表明,基因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和易于操作的。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生物学概念和治疗手段,基因治疗正逐步走向临床,并将推动21世纪医学的革命性变革。

    我国基因治疗研究成果丰硕

    1991年我国上海就进行了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是仅次于美国较早开展基因治疗基础研究的少数国家之一,复旦大学遗传所从1987年就开展了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研究,目前这项研究从整体上居世界先进水平。多年来,在国家“863”计划资助下,我国在遗传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京沪两大研究基地:在北京,侯云德教授领导的预防医科院病毒所主要进行病毒载体研究工作;医科院、军事医科院等主要从事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北京大学医学院着重于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探讨。在上海肿瘤所顾健人教授主持的恶性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研究已为12个病人进行了临床试验;复旦大学遗传所、上海二军医大、二医大、中科院生化所等都做了大量工作。两地均已自成体系,形成了一整套从基因克隆、载体构件、表达调控以及安全性试验到临床基地在内的基因治疗研究系统。在某些重点领域,如某些载体系统,我国已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有些研究方面甚至优于国外或与国外相当。

    然而,与迅速发展的国际基因治疗市场相比,我国发展还稍显逊色,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有限,仅为国外的1/500,且大多在重复国外同类实验,缺乏自己的特色与创新性。质量控制与生产技术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商业性投入严重不足,这导致了我国在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起步虽早,但发展缓慢。

    不失时机地加大基因治疗的研究力度

    虽然,现在出现一些对基因治疗的不同声音,媒体和公众的态度也忽冷忽热,但这同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一样,都会经历一个从狂热推崇到盲目悲观,再到正常运作的过程。经过从去年下半年的“悲观失望”,目前国际上对基因治疗已经回复到客观看待的状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媒体和公众的态度飘忽不定,但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对此的投入一直有增无减。目前,基因治疗正处在一个面临重大突破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愿错过这个时机。

    面对这种局面,专家指出,国际竞争时不我待,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基因治疗及其研究,尤其要重视基因治疗的巨大市场前景。比如,血友病B的治疗消费仅在美国就高达每年2.8亿美元,而心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就更可观。国家应在加大对基因治疗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大力鼓励商业性投资与开发,使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走向市场。

    专家认为,对于有限的国家资金,应重点投入,合理利用。尽可能地应用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多发病、特有病研究,争取在靶向性和高效表达的基因导入技术、非病毒载体、基因定点纠错技术、1—2种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策略方面有所突破。另外,基因治疗是一个大的课题,涉及到包括病毒学、遗传学、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加强各学科、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对于一个涉及到千万人身体健康的医学研究,安全性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从开始这项研究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基因治疗的质量控制研究。从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研究情况看,尚未发生任何问题。不过专家依然呼吁要加强对于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伦理学的研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尽管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基因治疗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初期,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策略而为人们所接受。

发布人:autumn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21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相关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21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