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今年5月以来全国报告甲流重症病例3例

收藏本文章

 我国流感活动目前平稳,流感病毒活动水平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全国报告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我国活动水平很低。

  针对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和当前我国流感疫情的变化,卫生部适时调整了流感监测策略,近日印发了《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年版)》,部署进一步加强全国流感监测工作。

  新方案提出,一是进一步优化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目前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共有网络实验室411家、哨点医院556家,每年95%以上的哨点医院能够及时报告监测数据并完成标本采集和运送任务;二是进一步提升监测水平和质量。到2012年底,全国50%以上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成省级流感参比中心,70%以上的网络实验室能够独立开展病毒分离工作。到2015年底,全国90%以上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成省级流感参比中心,90%以上的网络实验室能够独立开展病毒分离工作;三是积极发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球流感监测网络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具备我国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能力。

  新方案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流感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监测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要按照新方案的要求,分工协作,扎实做好流感样病例筛查报告、病例采样、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复核鉴定、病毒抗原性分析和基因特性分析等流感监测的各项工作。

  新方案还要求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对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发现流感暴发疫情,严格按照要求及时进行处置。对符合报告标准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要及时进行采样和检测,准确判定疫情性质,及时报告。如果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或其他新流感亚型病毒,立即报告,并按国家相关预案规定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以上是关于流感监测的情况通报。

  口腔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生命质量,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198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9月20日确定为“全国爱牙日”。今年9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窝沟封闭,保护牙齿”,旨在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工作,卫生部制定实施了《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编印下发了《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将口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广泛开展大众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加强技术骨干培训,提高防治能力和水平;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服务人群,积极开展儿童龋病综合预防干预,推广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减少龋病等口腔常见病的发生。

  但总体上看,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依然很高;群众口腔保健知识缺乏,防病意识较差;城乡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保健需要,尤其是中西部人群和儿童人群的口腔卫生工作亟待加强。2008年起,中央财政投入专项经费,开展了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项目覆盖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3个县(市、区)。2008年至2010年累计投入5228万元,用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人员培训、为适龄儿童进行免费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截至2010年8月底,试点项目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了口腔疾病防治专业人员2338人次,促进了中西部基层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口腔健康教育覆盖了407万人,提高了群众口腔健康知识水平;为41万名儿童免费开展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疾病,并为其中18.5万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免费进行了窝沟封闭,有效预防了龋病发生。据统计,项目地区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5%至98%,远高于项目开展前。

  为开展好今年的“全国爱牙日”活动,卫生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儿童口腔卫生工作,将儿童口腔卫生工作作为当前口腔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以儿童为重点,组织口腔专业人员,深入学校和社区,指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防治水平,在基层口腔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推广窝沟封闭等口腔预防适宜技术,确保为群众提供规范的口腔预防保健服务;在适龄儿童中大力开展窝沟封闭,确保儿童受益。

  邓海华:

  为支持和指导各地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卫生部还聘请了著名歌唱家谭晶为“口腔健康宣传员”,拍摄制作了2010年全国爱牙日主题海报10万张及主题公益广告3部,已免费发往各地,供主题宣传活动使用;组织专家编写了《口腔健康指导丛书》,其中《普通人群篇》和《儿童篇》已经出版,即将在今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中使用。

  卫生部还将在“全国爱牙日”前夕组织系列活动。9月19日,卫生部将与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联合在北京开展2010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将邀请小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口腔医师代表、家长代表参与,卫生部及北京市有关领导及“口腔健康宣传员”谭晶也将出席活动。

  新闻链接: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岁儿童、12岁儿童、35-44岁年龄组、65-74岁年龄组的龋齿患病率分别是66.0%,28.9%,88.1%和98.4%。其中,未治疗率分别高达97.1%、88.9%、80.1%和92.1%。其中,我国5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儿童青少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时期, 口腔疾病将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儿童青少年是口腔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

  影响我国5岁儿童龋齿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睡前进食含糖食品、开始刷牙时间及家长对孩子的口腔清洁护理。据调查,全国72%的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11%的儿童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仅13%,每天刷牙两次的仅22%。还有20%的5岁儿童不刷牙。只有9%的家长知道窝沟封闭的防龋作用;也只有9%的家长能够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仅有22%,多数因为有了牙疼等问题才就医。在儿童恒牙龋中,90%以上为窝沟龋,主要集中在第一恒磨牙。影响我国12岁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进食含糖食品行为和每天刷牙次数。12岁儿童中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达69%;每天至少刷牙2次的为28%;定期口腔检查的仅28%,多数仍为出现口腔问题才就医;全国仅1.45%的12岁学生接受过窝沟封闭。

  新华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麻疹疫苗,此前中国疾控中心的提到,我们的麻疹疫苗是经过美国CDC纯化的,为什么要纯化;

  第二个问题,关于蜱虫,蜱传疾病现在在全国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河南的疫情趋势将是怎样的?有报道指出,几年前河南就出现过这种蜱传疾病,请问我们有没有采取过一些防控措施,为什么这次会出现这样严重的疫情?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国麻疹疫苗的情况,麻疹疫苗在中国接种有四十多年了,它被事实证明是安全的、有效的。我们国家麻疹疫苗的毒株从哪儿来的呢?1960年上海麻疹流行期间从一名2岁男孩血液分离,1965年卫生部批准生产,1985年全部改为冻干剂型。但是这个疫苗种株还是有一些杂质,会影响它的有效性。所以到1991年的时候,我国在荷兰国内卫生研究所的协助之下,把毒株再次进行纯化,最后被我国批准来继续使用,到目前为止仍然使用这个疫苗的毒株来治疗麻疹。没有从美国或其他国家来进口疫苗,全部都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毒株,由我国的企业自己来生产的疫苗。邓海华:

  最近大家对于媒体报道的河南等地由于蜱虫叮咬使人发病甚至造成死亡病例的情况非常关注。近几年来,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的局部地区相继发现并且报告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其中个别重症病例因为多脏器的损伤而造成死亡。蜱虫叮咬可能是传播这类疾病的一个主要途径,各级卫生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开展病人的救治、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开展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有关疾病控制部门积极地探查致病的原因。综合这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探查的有关情况,目前发现该病还是主要以蜱虫传播为主,蜱传疾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蜱可以携带很多种病毒、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其中大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这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为主的疾病,到底蜱虫传播的是什么病原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了大量的监测和研究。可以请李所长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 李德新:

  发生在河南蜱虫叮咬人的疾病,今年5月份,卫生部在河南、湖北进行监测的时候,监测到这种疾病。2006年在我国首次发现无形体,它在细胞内寄生,它的形态不固定,可能是三角形,也可能是五角形,所以叫做无形体,是一种细菌,后来卫生部疾控中心开始对人无形体病进行监测、研究,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这项疾病防控工作。2009年,我们发现,一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当中,有一部分人没有无形体感染的证据,提醒我们除了无形体以外,可能还有别的病原体。所以,中国疾控中心今年在河南、湖北加强了监测,主要目的是研究致病发展规律。我们把这个疾病的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症,是为了通过大家的努力发现其他的病原体。无形体本身就是通过蜱传播的,同时疾病流行的特点也像是蜱传播的疾病,流行规律是非常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往往发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这类疾病有一些特点,比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发病有它的季节性,每年4月份到8月份,这段时间病人是比较集中发生的,这个可能和媒介活动本身有关,天气冷了,这些媒介都不活动了,同时人的户外活动、生产活动也减少了,所以病人就少了。现在已经是秋冬季节,疾病趋势将会减少。

  邓海华:

  人类和疾病斗争的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种新的疾病出现,我们再和它抗争、斗争的同时,需要去探索致病的原因,是病毒还是无形体,还是其他不明原因的病原体,历史就是这样发展。

  专家介绍了,我们发现它主要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蜱传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以前就有,只不过是这次传播了新的病原体。多年来,我们已有非常成熟的蜱传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在卫生部的网站上我们已经贴出来了关于预防蜱传疾病措施的文章。避免蜱虫的叮咬是降低感染的最主要的措施,专家提醒,预防这类疾病的主要策略就是指导公众,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减少或者避免蜱的暴露,并且告知出现了症状以后一定要及时就医。

  北京电视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近期媒体大量报道蜱虫事件之前,我注意到网上有一些蜱虫的传言,引起了一定的恐慌情绪,请问当时卫生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制止这种恐慌。

  第二,关于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问题。昨天我们采访了一些幼儿园,发现可能有不少父母对这个事情不太清楚,对是否去接种疫苗也表示还要看情况,跟我们前期对这个事情的解释不够到位或者不是很明白有关。

  邓海华:

  刚才说的蜱虫问题,主要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病例,近几年发现这种病例以后,已经制定了预防工作的技术指导方案,并且加强了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也加强了对公众的宣传。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包括媒体都做了大量的报道,昨天晚上李所长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新闻1+1”的节目,我们今天也特别安排李所长参加发布会,来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由于它是常见的蜱传疾病,我们还是想提请公众不要恐慌,蜱传疾病有很有效的预防控制段,希望媒体多做这样的传播。

  杨维中:

  我想我们应该共同携起手来,尤其在座的媒体,我们来做更多的宣传,让家长们明白接种麻疹疫苗对他们预防孩子感染麻疹是有好处的,让更多的家长知道,接种麻疹疫苗以后,可以使全社会的孩子形成一个很好的更高水平的免疫屏障,来全面地防止麻疹疾病。

  健康报记者:

  刚才介绍了关于2010年版流感监测方案,提到要进一步提升监测水平和质量,请问卫生部和国家疾控中心在这方面有什么保证的措施?刚才谈到关于河南蜱虫叮咬人的事件,我国的虫媒传播疾病很多,我们国家有没有什么网络来进行监测,如果有,监测的范围有多大?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 舒跃龙:

  关于流感监测总的目标,我们有量化指标,流感监测方案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考核指标,举个例子,什么叫省级流感参比中心,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的方案里有明确的规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要继续提高监测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下一次可能的流感大流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疾控中心将加强对一些相对比较薄弱的省份技术培训支持。

  李德新:

  关于疾病监测问题,卫生部和国家疾控中心都非常重视,像登革热等等都有一整套监测系统,这些监测系统是根据局部疾病分布情况设置的,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跟蜱虫有关。我看了李所长昨天在“新闻1+1”的节目。我知道卫生部已经派了专家去河南调查,我想知道调查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卫生部和中国CDC已经挂出了防控知识,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是不是每个医疗机构都能治这个病,卫生部门有没有什么计划对重点发病地区的医院进行一些培训或者指导?

  第三个问题,关于蜱传疾病的上报有没有什么规定,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公众能否获知准确的发病人数?

  杨维中:

  我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蜱传疾病是什么样的疾病,有什么法律法规来进行报告。到目前为止,我国有39种传染病,有一些蜱传疾病已经被规定为国家法定传染病,比如流行性出血热,它可能是经蜱来传播。这些法定传染病,我们会定期发布相关信息。有的蜱传疾病也可能传播的是一种新病毒,目前还在认识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长期大量的监测工作,才会非常完整地认识它,或者在比较初步的认识以后,通过法定程序来确定它是否会纳入我国法定的管理范围。

  李德新:

  有蜱传疾病地区的卫生部门,一直在加强基层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疾病基本常识、防治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疾病多发地区。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的规律比较明显,我们开展了防控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

  关于麻疹的问题。是不是所有8月到14岁儿童,不管以前有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都要接种?有人担心8个月到14岁的儿童免疫力不同,如果他们统一打同一种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或者异常的问题。还有安全性,网上有很多家长担心这个疫苗是不是安全?如何监测安全?

  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楚金贵:

  这次强化免疫的对象分三类:

  一类是8月龄到14岁,包括五个从来没有做过强化免疫的省。

  二类是8月龄到4岁,以前做过强化免疫,根据本地麻疹流行病学情况确定了年龄组,这是我们开展范围比较多的省。

  三类是8月龄到6岁,共三个省。也是根据麻疹流行病学情况和麻疹疫苗的免疫特性决定的。

发布人:xnihpl 发布时间:2010年9月13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相关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