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活下去》:一个大连军官与死神的博弈

收藏本文章

大连日报  2011-12-20 00:49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凌凤 摄影/本报记者 侯滨江 

1984年,刚到大连走进军营的郭喜忠。

1984年,刚到大连走进军营的郭喜忠。

郭喜忠在本报接受专访。

郭喜忠在本报接受专访。

签售会现场。

签售会现场。

    12月18日上午,在大连新华书店图书大厦一楼,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新书签售仪式。那里有太多的军绿色,因为新书《活下去》的作者是有着27年军龄的公安边防大队团职军官郭喜忠。2006年他因车祸被医生断定为植物人却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他经受了巨大的创伤却选择直面人生;他曾经渴望死亡却成为了轻生者的救生员,一路走来,他经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面对如今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增多的情况,郭喜忠的书又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报独家采访了郭喜忠本人及相关专家。

    A

    3+3+27=生命的奇迹

    直到今天,郭喜忠对于当年那场事故所发生的一切,脑中仍然是一片空白,“上帝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却取走了我的记忆。”郭喜忠说。2006年12月29日上午,郭喜忠坐车去参加公安边防支队召开的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一路上,他在脑子里把要汇报的工作过了一遍又一遍,想着怎么能汇报得更详细,可坐在副驾后座的他突然感到车身向右猛地一甩,紧接着一声巨响,郭喜忠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到那辆双黄线调头,向他直冲而来的空车配货大卡车。

    “右部颅骨塌陷,脑组织严重损伤”,医院里所有的专家与主治大夫都下了定论:即使活命,郭喜忠也注定永远是一个植物人。曾经,他因为呼吸困难,被看护他的战友发现,进行了紧急气管切开手术;曾经,他刚转移到普通病房三天,就因肺部严重感染与各部器官衰竭再度被送入急救室;曾经,他的妻子因为听到护士们私下里说“这个人恐怕要完了”而昏厥过去。这一切,郭喜忠都无从知晓,从事故发生之后,他就一直处于深度昏迷之中,而急救室里代表生命信息的红、绿信号灯不停地交替闪烁着。

    就在所有人都几近绝望时,在昏迷了整整三个月之后,郭喜忠竟然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事故造成郭喜忠一目失明,一耳失聪,右肩肌腱断裂,但在进京做了三次颌面修复手术之后,27块金属钛代替了他被撞得粉碎的右头盖骨。虽然额头还有些手术的痕迹,但郭喜忠挺直的身姿与坚毅的眼神让你几乎看不出这是一个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男人。

    B

    心路+真实+感恩=《活下去》

    在《活下去》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感谢上苍,我还有一只眼睛看世界,还有一只耳朵听天籁。”郭喜忠正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录着他疗伤岁月中1700多个日日夜夜的点点滴滴,带着他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军人直面人生的坦然。然而,这份坦然却是经历过怎样的复杂心路啊!

    意气风发的40岁,蒸蒸日上的事业与大好的前途,拥有贤妻孝儿的美满家庭,这是每一个男人都可以引以为傲的,但可怕的车祸改变了这一切。“它把我的梦全部击碎了!”郭喜忠低声地说。苏醒之初失忆时的恐惧,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目全非时的绝望,由于右肩肌腱断裂的无力而不得不由保姆解开裤带时的耻辱,为了遮挡脸上的伤痕而购买太阳镜却被无良商人欺骗时的愤怒,看到妻子憔悴却坚定的眼神时的心酸,谈到这一切的一切,让笔者面前这个铁铮铮的汉子语带哽咽,那是一个军人视如生命的尊严。

    郭喜忠的人生从巅峰坠落到谷底,他痛哭过,怒吼过,拔掉过身上的输液管,拒绝进食,甚至曾经渴望自己从未醒来,渴望死亡。正是战友们至忠至诚的友情、家人们无微不至的亲情和妻子无私忘我的爱把郭喜忠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部队的战友轮着班地看护着郭喜忠,他无法自主排便,战友们就手抠;年老的父母不顾自己的身体每日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而他的妻子更是在他彷徨无助时一次又一次地用爱拥抱他,让他走出迷茫。大家给了郭喜忠第二次生命,让他站了起来,不是身体,而是一颗男人的心,一个军人的精魂。

    2007年8月起,郭喜忠开始用左手记录疗伤岁月中的点滴和人生的感悟,文字点燃了他激情的火把,在思绪的倾泄中,郭喜忠感到一种舒畅与满足。那些一个男人不愿为人所知的尴尬,那些一个军人视如敝履的无助,那些用心、用情、用泪、甚至用血写出来的文字成就了这本自传体散文《活下去》。

    C

    寻找+讲述+真情=救赎

    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整容,郭喜忠逐渐地摆脱了伤痛造成的心理阴影,虽然脑外伤所导致的耳鸣及面部的焦灼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郭喜忠,但走出心理阴影的他已经把经历的精神痛苦和身体折磨像金子一样收藏起来,视作自己的财富。郭喜忠说:“接近死亡的经历让我珍视生命并敬畏生命!”

    2008年2月,妻子给郭喜忠开通了QQ,外甥给他起了一个不同凡响、带有寓意的网名——军中骄子,他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从此郭喜忠有了一个可以与外界互动的平台。在网络的世界里,他发现有那么多无助的人需要援手,那么多人与他一样遭受到人生的挫折,寻找着倾诉的对象。军人的天性使他萌生了一种使命感:拯救生命。郭喜忠开始寻找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用自己真实的故事给他们生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2010年,郭喜忠的故事被“天涯文学”登载后,引来了更多的求助者。后来,经过照心书房工作室的全力帮助,2011年11月终于出版了《活下去》这本书。

    石家庄的一位女孩因为前男友的造谣诬蔑身心俱疲,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前来到网上遇到了郭喜忠,知道了他的故事之后,女孩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决心好好活下去,并最终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因为各种挫折受过郭喜忠帮助的人很多,甚至还有因为看到他的故事而送孩子去当兵的母亲。在网络世界里,郭喜忠成为了迷茫者的指路人,轻生者的救生员。

    前一阵,他路过家附近的一个药房,一个卖药的营业员追了出来,问他书写出来没有?原来一年多前郭喜忠去买药时跟她说起要写写自己的经历,而现在那位大姐的弟弟不久前也遇到车祸,在重症监护室里呆了50天,出院后天天在家闹脾气。这位大姐希望早日能让自己万念俱灰的弟弟看到郭喜忠的书。这更坚定了郭喜忠助人的信念。

    现在,郭喜忠除了会与部队里的战友谈谈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外,还在看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书,希望能够救助更多的生命。他说:“人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才能不被挫折打倒。郭喜忠还打算把与《活下去》有关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或许那也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签售现场】

    让大家多一点

    直面人生的勇气

    ■文/凌凤 摄影/本报记者 侯滨江

    仪式上午10时才正式开始,但很多人都早早到了现场,有郭喜忠部队的领导与战友,有慕名而来的网友,但更多的是被签售现场吸引的读者。郭喜忠身着一身得体的军装,即使面对他不太喜欢的镜头,也展示出一个军人应有的气度。

    不少带孩子来买书的家长被签售仪式吸引了过来,在了解了书的内容后纷纷决定带本回家。甚至还有一位读者一口气买了8本,准备要送给朋友。

    75岁的姜大妈则是特意赶到签售仪式现场来的。大妈曾遭遇过两次车祸,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死过两回的人了”。共同的经历使她与郭喜忠成了忘年交。姜大妈觉得郭喜忠在那么难的情况下,不仅坚强地活了下来,还把经过记录下来激励世人,这种精神是可敬可爱的,书里的内容也让她很受感染和启发。大妈说,这本书她不只自己看,还要给儿女看,给孙子孙女看。

    签售仪式上,郭喜忠说希望通过媒体帮助寻找全国和他有相同遭遇或经历的200人,将自费购书赠与他们,为其送去生命的鼓舞和精神的慰藉。

    郭喜忠的联系方式

    QQ:851244533(军中骄子)

    【专家说法】

    社会人群存在普遍的焦虑感,人们脆弱的神经难以承受大事件带来的挫折与伤痛,自闭、抑郁、自杀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如何面对现实中的伤痛,如何呵护我们的心灵?郭喜忠与他的《活下去》又会对人们有怎样的帮助?本报记者走访了大连市第七医院的两位心理学专家。

    我们可以被打倒,

    但要知道如何再站起来

    ■凌凤 本报记者 车承川

    大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李奕参加过“五·七”空难和“非典”的危机处理。“‘五·七’空难的时候,我们不能以医生身份介入,是以政府协调员的身份介入的。怕引起当事人的排斥。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转变过来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李奕说。

    对于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李奕表示,焦虑是社会变革带来的必然: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期待值的增加都使人们承受着日渐巨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人们心里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这都会引起焦虑心理的激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压力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压力,如何评估和分解压力。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伤痛的人来说,经历这种痛苦的过程是一种必然,就像自然规律一样。“我们可以被打倒,但我们要知道如何能再站起来。” 李奕说,“《活下去》的作者在巨大的挫折面前能重新站起来,说明了他人格力量的强大。” 李奕肯定了这本书的积极作用,认为能引起社会群体的共鸣,具有正面的导向作用。

    扩大自己的张力

    ■凌凤 本报记者 车承川

    吴志明副主任医师作为国家心理援建项目的派驻医生,在2010年前往汶川地震灾区走访了半年时间。主要工作是对参与援建工作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并对当地医疗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 “农—乡—镇”三级服务网络和梯队。

    在走访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震灾的亲历者,虽然时过一年多,但那些触目惊心的场面仍历历在目,那20秒成为他们心里永远的痛。但吴志明发现,很多人已经走出了心理的阴影,能客观、合理地看待地震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与地域性的文化习俗有关”吴志明说,在巴蜀文化的浸润中,人们处在一种慢节奏与慢休闲的生活与心理状态中,从而使创伤后的伤痛与压力得到了缓慢的纾解与释放。

    吴志明说:“人们对于创伤的心理反应与事情的大小,个体本身的易感性,及其自身的文化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密切联系。面对创伤,家人的支持,环境的宽容,社会群体及义工的帮助,都有助于平复伤痛,是一个极复杂的社会体系。作为社会个体,要加大自身的张力,提高应对大事件的能力。” 郭喜忠与他的书正是一个从家庭到个人自我恢复的良好范例。

 
发布人:牵手yu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0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相关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