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重症监护 -> 心血管学

夹层动脉瘤570例临床确诊及误、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未知 出处:未知

收藏本文章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超声检查;早期诊断;误诊
 
    漏诊病人的比较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过程、各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价值及意义的再认识,尤其对早期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点和限制进行了详细对比,为夹层动脉瘤(AD) 临床早期确诊,减少误、漏诊寻找最佳手段。
    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诊断病例和误诊病例570例。所有病人均经X线或彩色多普勒超声(CFDI)检查或磁共振(MRI)、CT或数字减影(DSA)确诊,确诊标准为发现假腔或游离瓣。早期确诊AD的病人277例,男225例、女52例,年龄19-78岁 。误诊病人293例,男235例、女58例,年龄17-85岁。
    结果  早期确诊AD和误诊、漏诊病人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胸痛、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心脏异常杂音、Stanford分型等临床表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检查率、CT检查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检查率、MRI检查率、DSA检查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根据 AD病人的初始症状、发病过程、心电图改进行诊断极易误诊和漏诊为其它多种疾病,急诊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尤其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显提高AD病人早期诊断及正确指导治疗的价值。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是心血管急危重症之一。因发病突然,进展迅猛,临床表现复杂,且常涉及多个学科,故极易延误诊断治疗而导致死亡[1、2]。本文对确诊和漏诊、误诊的 AD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过程以及影像医学、实验室检查项目等做回顾性分析,以其提高对该病临床早期确诊水平,从而为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和由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主动脉瘤夹层动脉早期确诊病例和误诊病例570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7例,冠心病、心绞痛病史41例,合并马凡氏综合征15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颈椎病8例、肺结核病 3例。
    早期确诊AD的病人277例,男225例、女52例,年龄19-78岁平均55.9±8.7 岁。冠心病18例,高血压202例,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或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31例。首发症状体征为突发胸、腹和腰部割裂样疼痛200例;胸憋、气短45例;休克31例;意识丧失13例;周围大血管异常杂音90例;心脏异常杂音30例;咯血、抽搐各3例;偏瘫7例;伴一侧肢体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58例;心率失常9例,表现为频发室早、房早、短阵室速。
    误诊病人293例,男235例、女58例,年龄17-85岁,平均57.4±8.3岁。误诊病人中临床早期诊断为心血管疾病的170例(冠心病高血压26例、急性心梗64例、心绞痛60例、风心病或瓣膜病9例、急性心衰5例、心包炎和肺心病各1例);消化系统疾患74例(急腹症17例、急性胃肠炎17例、急性胰腺炎17例、胆囊炎15例、急性痢疾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贲门撕裂1例、胃溃疡1例);呼吸系统疾患13例(上呼吸道或胸膜疾患9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支气管哮喘2例)。
    1.2  辅助检查
    心电图、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DSA检查等
    1.3  确诊方法和分型
    确诊标准为发现假腔或游离膜片[3]。本病有De Bakey[4]和Stanford 两种分型法。De Bakey可分3型:Ⅰ型,自升主动脉撕裂并延伸至腹主动脉,甚至及分支;Ⅱ型,撕裂局限于升主动脉及弓部;Ⅲ型,撕裂局限于降主动脉为Ⅲa,延伸至腹主动脉及分支为Ⅲb。Stanford分为AB两型,自升主动脉撕裂为A型(包括De BakeyⅠ、Ⅱ型);从降主动脉以及远端撕裂为B形(De BakeyⅢa及Ⅲb型)。本文为便于统计采用Stanford分型法。早期确诊组A型183例、B型94例。误诊组A型189例、B型104例。
    1.4  统计学分析
    数值变量用X±S表示,显著性检验用分组t检验,分类变量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上述变量。
 
    2. 结果
    早期确诊和误诊的 AD病人,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胸痛、心脏异常杂音、 Stanford A型、B型等临床表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确诊和误诊AD病人在死亡率、周围大血管异常杂等项目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比较见表1)。
 
表1 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和误诊误治的临床资料表
项目
早期确诊组(n=277)
误诊组
(n=293)
X2
P
年龄
55.9±8.7
57.4±8.3
 
 
225(81.2)
235(80.2)
0.0956
0.757
高血压
202(72.9)
205(70.0)
0.6103
0.435
冠心病
18(6.5)
23(7.8)
0.3896
0.532
胸痛
61(22.0)
67(22.9)
0.0584
0.809
心脏异常杂音
30(10.8)
38(13.0)
0.6200
0.431
周围大血管异常杂音
90(32.5)
42(14.3)
26.3778
0.000
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
31(11.2)
36(12.3)
0.2056
0.685
Stanford A
183(66.1)
189(64.5)
0.1528
0.696
Stanford B
94(33.9)
104(35.5)
0.1528
0.696
死亡
58(20.9)
97(33.1)
10.6469
0.001
 
    两组病人X线检查率(检查率=检查的患者占总患者的百分比)、CT检查率、MRI检查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值分别为0.064、0.063、0.448。ECG检查率、超声检查率、DSA检查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值分别为0.0001、0.005、0.0001,其中心电图检查率误诊组明显高于确诊组,检查率为76.8。超声检查率确诊组明显高于误诊组,检查率为77.3。DSA检查率确诊断组明显高于误诊组,检查率为17.0。超声、CT、MRI、DSA检查的敏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ST段异常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值为0.752。(两者比较见表2)
 
2 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和误诊误治的辅助检查法比较
项目
早期确诊组(n=277)
误诊组
(n=293)
X2
P
ECG
137(49.5)
225(76.8)
45.902
0.000
ST-T段异常
62(45.3)
98(43.6)
0.100
0.752
X-Ray
166(60.0)
153(52.2)
3.4339
0.064
USG
214(77.3)
195(66.6)
8.0485
0.005
超声敏感度
173(80.8)
146(78.9)
2.1183
0.146
CT
132(47.7)
117(39.9)
3.4509
0.063
CT敏感度
132(100)
114(97.4)
1.610
0.204
MRI
67(24.2)
79(27.0)
0.5754
0.448
MRI敏感度
67(100)
79(100)
 
 
DSA
47(17.0)
7(2.4)
35.2858
0.000
DSA敏感度
47(100)
7(100)
 
 
 
    3. 讨论
    AD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病症之一,可突然或在数小时、数天内死亡,并且累及主动脉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有时也可隐匿发生[5],故诊断较为复杂。患急性AD的患者可突然发生死亡或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发生死亡。一组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21(18/84)的AD患者在院前死亡;22.7(19/84)在住院6h内死亡,33.3(28/84)在12h内死亡,50(42/84)内死亡,68.2(57/84)死于两天内;仅有 7.2(6/84)得到手术治疗而存活[8]。另有报道对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在发病24h内的急性期进行积极降压治疗,可提高生存率达83。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AD的治疗十分重要,给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Song等对957例AD病人的汇综分析[6],并对急性AD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起病急而又迅速达到高峰的割裂样巨痛,可向胸、腹和腰背部放射或移动的AD病人,伴有四肢血压不对称者占19.3,出现新的心脏或大血管杂音者占14.1,心电图ST段异常者占31.4,其他改变占35.2。苟安栓等[7]对36例主动脉夹层进行了误诊分析其中11例(30.6)胸痛、胸闷同时伴心电图ST-T的异常改变和心肌酶学升高,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6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5例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本组资料中误诊为冠心病患者占58(170/293)。提示AD病人初始的临床症状、发病过程、心电图变化易误诊急性缺血性冠脉疾患,此类病人在未排除AD之前不可盲目治疗,需要进一步做急诊主动脉造影或行CT、MRI、心脏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诊断。
    肖军等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6例误诊分析中认为∶一般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CT、MRI因费用昂贵和基层医院无此设备,不能作为常规检查,均给诊断带来困难。符秀虹等[9]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原因分析;郑剑峰等[10]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4例误诊分析中 均得出相似的结论。本组资料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DSA检查的检查率分别为71.8(409/570)、43.7(249/570)、25.6(146/570)、9.5(54/570)。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率明显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同时两组数据表明早期确诊组超声检查率明显高于误诊组。黄志平等用彩超对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彩超诊断AD敏感性达 100,特异性96.5准确性95.8。结合本组资料可以认为∶低的超声检查率是夹层动脉瘤误诊的一个因素。虽然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易造成胸主动脉夹层瘤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漏诊,但随着经食道超声检查的推广和完善,其确诊断率不断提高。
    总之,根据 AD病人的初始症状、发病过程、ECG、普通X线常规等进行诊断极易误诊和漏诊为其它多种疾病, 为提高夹层动脉瘤的确诊率,降低误诊、漏诊率,影像学的合理、早期运用十分重要。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有其优点和限制,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便,快速,廉价,对确诊 AD有重大价值。作者认为在心血管急诊中,超声检查应该象ECG、X线一样成为及急诊的常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发布人:onetwofree 发布时间:2009年2月18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心血管学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