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技术交流 --> 论文专区--> ICU论文
论文专区帖子搜索:
类型标题发布人发表时间
ICU分离的16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ICU2008年1月-2009年12月检出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资料.结果 调查期间ICU送检的各类标本共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66株,占总检出菌株数的23.82%(166/697);其中痰和咽拭子分离153株,中段尿9株,血管导管液2株,引流液2株.药敏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唑林、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高,达98.19%~100.00%
牵手yu2011/11/29 14:33:33
预防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体会
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固定导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牵手yu2011/11/29 14:30:16
ICU病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茵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方法 对从ICU病房分离到产生ESBLs肺炎克雷伯茵82株的耐药性分析.结果 ICU病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茵较不产酶菌株耐药性普遍增多,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西丁是治疗ICU产ESBLs肺炎克雷伯茵的有效药物.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ICU常见病原茵之一,产ESBLs耐药性菌株增多,临床应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茵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牵手yu2011/11/29 14:25:41
ICU危重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文对ICU危重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减少不良刺激,减轻和消除恐惧心理;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鼓励和疏导,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尊重病人,富有同情心;密切观察病人的言行;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取得合作。
牵手yu2011/11/29 14:18:43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ICU中的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及在加强监护病房(ICU)中的监护和救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5例肺挫伤致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采取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45例中治愈32例(71.1%),死亡13例(28.9%).结论 肺挫伤致ARDS死亡率高,在ICU中严密监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救治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
牵手yu2011/11/29 14:17:36
严格血糖控制对危重患者择期与急诊手术后转归的影响及护理
危重病人术前常存在高动力循环、高分解代谢等某些病理生理变化,在经历手术麻醉的创伤应激后,常存在糖代谢的异常,如外周血糖摄取和利用增加、高乳酸血症、葡萄糖生成增加、糖原生成减弱、糖耐量下降和胰岛素抵抗等,机体代偿性的高血糖环境被动满足葡萄糖的供给,达到供应能量的目的.然而,血糖升高可导致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高渗昏迷等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有研究报道,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IIT)严格血糖控制,
牵手yu2011/11/29 14:12:48
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发生肺实质性感染.ICU中危重患者多,是当前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中以HAP最常见.现就ICU内有关HAP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如下.
牵手yu2011/11/29 14:11:11
ICU中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ICU危重病患者的诊治价值及应用范围.方法:对于321例危重病人共进行1*!017例操作.其中对应检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吸痰885例,进行诊断及救治34例,引导经鼻气管插管68例,直视下调整插管深度12例,引导更换气管切开套管2例,对气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治20例,经纤支镜取痰培养10例.结果:应检患者经纤支镜治疗(885例)后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34例急性呼衰、急性呼吸道梗阻患者经检查明确原因后对症处理,预后良好;引导经鼻气管插管68例、
牵手yu2011/11/29 14:06:36
创伤患者吗啡等镇痛镇静目标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ICU创伤等危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方法: 对43例(其中31例为创伤)入ICU需要镇痛镇静的患者,行镇痛镇静治疗. 结果: 43例患者均达到镇痛镇静的目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在患者镇痛镇静的过程中,护士及时评估镇痛镇静程度,严密观察病情及用药后的反应,加强并发症的控制及护理,是确保ICU患者镇痛镇静治疗顺利进行及病情恢复的关键.
牵手yu2011/11/29 13:39:0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及护理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随着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广泛应用,由此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18%~60%,病死率达24%~76%[1].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对我院综合性ICU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62例VAP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牵手yu2011/11/29 13:12:00
丙泊酚在ICU老年创伤患者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治疗ICU老年创伤患者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50例老年创伤精神障碍患者,年龄70-90岁。随机平均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咪唑安定组(B组),分别应用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0.5mg·kg<‘-1>·h<‘-1>和咪唑安定0.04mg·kg<‘-1>·h<‘-1>治疗12h。比较两组Ramsay镇静分级和治疗有效率,同时记录药物起效时间和停药后清醒时间,并监测用药前后的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随访肝、肾功能。
牵手yu2011/11/29 13:06:49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ICU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 总结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36例危重症患者的监测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36例危重症患者进行CVVH治疗81例次,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和机器运作情况,并给予有效的管道护理、液体管理,预防并发症及心理护理等.结果 36例重症患者在治疗24 h后生命体征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对进行CVVH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实行严密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
牵手yu2011/11/29 13:04:13
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
工作压力是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与个体承担能力不平衡引起的身心压力状态,它会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倦感[1].
牵手yu2011/11/29 13:02:34
浅谈ICU综合征的病因与护理方法
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ICU,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很大刺激.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仍有近50%的病人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ICU综合征,可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焦虑、恐惧和抑郁,甚至拒绝治疗,影响疾病预后.本文将根据近年在ICU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及几例临床资料,探索ICU综合征发生的病因及针对性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牵手yu2011/11/29 13:00:47
医院ICU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做细菌培养所获得的16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结果分析,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版的判定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磺胺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到98.79%,氯霉素达到64.85%,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等
牵手yu2011/11/29 12:59:12
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调查ICU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入组80名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ICU患者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值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值比较(P<0.01),用TCSQ的PC评分(t= 2.48,P<0.05)和NC评分(t=3.20,P<0.0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牵手yu2011/11/29 12:55:56
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后的ICU护理重点,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回顾36例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后的ICU护理资料,总结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后的ICU护理经验.结果 36例婴幼儿经积极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有效的对症护理,均成功拔除气管导管,未发生误吸及呼吸道梗阻.结论 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后患儿的预后不仅与医生的手术技巧有关,积极有效的ICU护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牵手yu2011/11/29 12:51:47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医院感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极大的重视.ICU是危重患者监护与救治的区域,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常接受有创性检查与治疗手段,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1~3].为降低ICU医院感染率,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们对本院98例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牵手yu2011/11/29 12:46:19
成人ICU患者身体约束应用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TCU)是以救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综合诊疗体系.ICU患者病情重,常伴有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其状态经常会妨碍常规治疗.甚至发生患者自我伤害(主要是非计划性拔管)[1].身体约束被视为控制ICU患者躁动及预防和减少其干扰治疗和维持其安全的临床常用保护性措施[2].然而身体约束对患者躁动的影响及对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作用在国际范围内争议不断[3-4].同时有研究发现,身体约束会对患者的生理和社会心理方面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牵手yu2011/11/29 12:37:10
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ICU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再加上工作节奏快,体力上的消耗和精神上的高度紧张都会给ICU护理人员带来压力和心身疲惫,更易受到与工作相关的损害.在高强度、高压力、高要求的情况下,ICU护士每天面临着各种职业紧张因素及职业相关疾病,给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职业性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现将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综述如下.
牵手yu2011/11/29 12:30:43
ICU联络护士对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行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ICU联络护士对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入住我院ICU(入住≥3 d)的患者家属的资料,家属与患者的比例为1:1.随机将家属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在常规探视时间与家属进行床旁沟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联络护士对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对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家属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牵手yu2011/11/29 12:28:12
ICU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17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ICU病房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临床特点,探讨其致病微生物的新特点及其治疗途径.方法 观察177例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致病微生物种类、耐药性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ICU病房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在ICU病房内耐药菌明显增加,β-内酰胺酶(ESBL)阴性菌较普通病房增多,真菌感染率和院内感染率有明显上升.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以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进一步加强ICU病房的管理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牵手yu2011/11/29 12:21:32
医用过床器和特制床单在ICU搬运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ICU主要收治病情危重的多发伤、多发性骨折、脑外伤或者大手术后患者,大多意识不清,活动受限,且患者留置管道多,特别是脊椎骨折的患者,搬运时要求身体保持直线,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医务人员扭伤[1]、管道脱落、加重患者痛苦、耗费体力.我院ICU自2003年开始使用医用过床器和特制床单搬运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牵手yu2011/11/29 12:14:57
综合性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中院内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MIC法对ICU分离出的细茵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分离出细菌403株,G-菌占78.5%,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21.5 %)和黏质沙雷菌(19.6%)为主,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ICU院内感染仍以G-菌为主,且对抗菌素耐药性强.
牵手yu2011/11/29 12:11:21
循证护理在提高ICU护士工作能力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分支,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它能保证护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实践循证护理可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素质.ICU收治的多为疑难危重症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是对重症病人进行病理生理功能监测和积极治疗护理的部门,集中了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ICU护士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甚至生命,为了提高ICU护士工作能力,本研究拟探讨循证护理在提高ICU护士工作能力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牵手yu2011/11/29 11:28:19
无创心功能监测系统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自2009年1月以来,我们将无创心功能监测系统(USCOM)用于10例危重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7~80(53.39±11.25)岁.其中多发创伤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术后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APACHⅡ评分24~35(30.44±0.22)分.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例.均采用USCOM检测左心心输出量;主动脉或肺动脉每博距离(VTI)及心率;
牵手yu2011/11/29 11:23:28
关于ICU综合症产生原因及护理方法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与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仪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综合症,特别是对于ICU综合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我们要给予格外多的关心和重视.如今的ICU综合症患者对于ICU病房普遍存在着有去无回的恐惧心理,这样的不良心理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将通过对ICU综合症的产生原因、护理办法等方面来浅析,希望对以后研究ICU综合症起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
牵手yu2011/11/29 11:21:53
减少ICU综合征产生的防护措施
目的:通过认识ICU综合征产生原因,实施相应、有效的护理程序,预防和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方法:观察病人在ICU 住院期间出现与原发疾病无关临床症状,利用护理程序缓解ICU综合征对病人影响.结果:针对产生原因,加强护理措施,病人出现ICU综合征减少,缩短病人在ICU住院时间.结论: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和减少病人发生ICU综合征.
牵手yu2011/11/29 11:19:31
综合性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调查综合性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本科综合性ICU中收治的97名机械通气超过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微生物学资料,并将患者分为VAP和非VAP组 ,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后退法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本组患者VAP的发病率为54.64%、15.60例
牵手yu2011/11/29 11:18:03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6例患者行 PDT,36例传统气管切开术在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成功 ,管顺利 ,DT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 P <0.01).结论 PDT手术操作时间短,法简单快捷,救及时,患者创伤小,全有效.
牵手yu2011/11/29 11:16:13

[当前第33页/总1057页] 记录数:31686

|<<<<3334353637383940414243>>>>|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4,480.469